在Luna-UST崩溃后,稳定币彻底告别算稳时代,CDP机制(DAI、GHO、crvUSD)一度成为全村的希望,但是最终在USDT/USDC包围下冲出重围的是Ethena和其代表的收益锚定范式,既避免超额质押带来的资金效率低下问题,又能用原生收益特性打开DeFi市场。
反观Curve系,在依靠稳定币交易打开DEX市场后,逐步进军借贷市场LlamaLend和稳定币市场crvUSD,但是在Aave系的光芒下,crvUSD发行量长期徘徊在1亿美元左右,基本只能被当做背景板。
不过Ethena/Aave/Pendle的飞轮启动后,Curve的新项目YieldBasis也想来分一杯稳定币市场的羹,也是从循环杠杆贷入手,但这次是交易,希望用交易抹除AMMDEX的痼疾——无偿损失(IL,ImpermanentLoss)。
单边主义消除无偿损失Curve系最新力作,现在你的BTC是我的了,拿好你的YB站岗吧。
YieldBasis代表文艺复兴,在一个项目里,你能看到流动性挖矿、预挖、CurveWar、质押、veToken、LPToken还有循环贷,可以说是集DeFi发展之大成。
Curve创始人MichaelEgorov是DEX发展的早期受益者,在Uniswap的x*y=k的经典AMM算法上进行改进,先后推出stableswap和cryptoswap算法,用以支持更“稳定币的交易”,以及效率更优的通用算法。
稳定币大规模交易,奠定了Curve对于USDC/USDT/DAI等早期稳定币链上“拆借”市场,Curve也成为前Pendle时代最重要的稳定币链上基础设施,甚至UST的崩盘也直接源于Curve流动性撤换时刻。
代币经济学上,veToken模式,以及随后的“贿赂”机制Convex一举让veCRV成为真正具备实际作用的资产,不过四年的锁定期后,大多数的$CRV持有人心中苦楚,不足为外人道也。
在Pendle和Ethena崛起后,Curve系的市场地位不保,核心是对于USDe而言,对冲源于CEX合约,导流使用sUSDe捕捉收益,稳定币交易本身的重要性不再重要。
Curve系的反击首先来自Resupply,2024年联合Convex和YearnFi两大古早巨头推出,然后不出意外的暴雷,Curve系首次尝试失败。
Resupply出事,虽然不是Curve官方项目,但是打断骨头连着筋,Curve如果再不反击,则很难在稳定币新时代买一张通向未来的船票。
行家一出手,确实与众不同,YieldBasis瞄准的不是稳定币、也不是借贷市场,而是AMMDEX中的无偿损失问题,但是先声明:YieldBasis的真实目的从来不是消除无偿损失,而是借此促进crvUSD的发行量暴涨。
但还是从无偿损失的发生机制入手,LP(流动性提供者)取代传统的做市商,在手续费分成刺激下,为AMMDEX的交易对提供“双边流动性”,比如在BTC/crvUSD交易对中,LP需要提供1BTC和1crvUSD(假设1BTC=1USD),此时LP的总价值是2USD。
与之对应,1BTC的价格p也可以用y/x来表示,我们约定p=y/x,此时,如果BTC价格发生变化,比如上涨100%至2美元,则会发生套利情况:
A池:套利者会用1美元来购买1BTC,此时LP需要卖出BTC获得2美元
B池:在价值达到2美元的B池内卖出,套利者净赚2-1=1美元
套利者的利润本质上就是A池LP的损失,如果要量化这种损失,可先计算LP在套利发生后的价值LP(p)=2√p(x,y同时用p来表示),但是LP如果简单持有1BTC和1crvUSD,则认为其没有损失,可表示为LP~hold~(p)=p+1。
根据不等式,在p>0且不为1的情况下,始终可得2√p2√2USD(套利者会拿走差值)
•相对收益率:2USD=1BTC(1USD)+1crvUSD->√2USD
YieldBasis从资产收益率角度入手,让√p变为p即可在确保LP手续费同时保留持有性收益,这个很简单,√p²即可,从金融角度看,就是要2x杠杠,而且必须是固定的2x杠杆,过高或过低,都会让经济系统崩坏。
图片说明:p和√p的LPValueScaling对比图片来源:@zuoyeweb3也就是让1个BTC发挥自身两倍的做市效率,天然不存在对应的crvUSD参与手续费分润,BTC只剩自身参与收益率比较,也就是从√p变身p本身。
不管你信不信,反正2月份YieldBasis官宣融资500万美元,说明有VC信了。
但是!LP添加流动性必须是对应BTC/crvUSD交易对,池子里都是BTC也没法运行,LlamaLend和crvUSD顺势而为,推出双重借贷机制:
1.用户存入(cbBTC/tBTC/wBTC)500BTC,YB(YieldBasis)利用500BTC借出等值500crvUSD,注意,此时是等值,利用闪电贷机制,不是完全的CDP(本来约为200%质押率)
2.YB将500BTC/500crvUSD存入Curve对应的BTC/crvUSD交易池,并铸造为$ybBTC代表份额
3.YB将价值1000U的LP份额当做质押物再去LlamaLend走CDP机制借出500crvUSD并偿还最初的等值借款
4.用户收到代表1000U的ybBTC,LlamaLend得到1000U的抵押物并消除第一笔等值借贷,Curve池得到500BTC/500crvUSD流动性
图片说明:YB运作流程图片来源:@yieldbasis最终,500BTC“消除”自身的贷款,还得到了1000U的LP份额,2x杠杆效果达成了。但请注意,等值贷款是YB借出的,充当了最关键的中间人,本质上是YB向LlamaLend承担剩下的500U的借款份额,所以Curve的手续费YB也要分成。
用户如果认为500U的BTC能产生1000U的手续费利润,那么是对的,但是认为都给自己,那就有点不礼貌了,简单来说,不止五五分成,YB的小心思在于对Curve的像素级致敬。
来计算一下本来的收益:
其中,2xFee意味着用户投入500U等值BTC可以产生1000U手续费利润,Borrow_APR代表Llama_Lend的费率,Rebalance_Fee代表套利者维持2x杠杆的费用,这部分本质上依然要LP出。
现在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:
•好消息:LlamaLend的借贷收入全部回到Curve池中,相当于被动增加了LP收益
•坏消息:Curve池的手续费固定分50%给池自身,也就是LP和YB都要在剩下的50%手续费中分
不过分配给veYB的手续费是动态的,其实是要在ybBTC和veYB持有人中动态划分,其中veYB固定最低10%保底分成,也就是说,即使所有人都不质押ybBTC,他们也只能获得原始总收入的45%,而veYB也就是YB自身可获得总收入的5%。
神奇结果出现,即使用户都不质押ybBTC给YB,也只能拿到45%的手续费,如果选择质押ybBTC,则能拿到YBToken,但是要放弃手续费,如果想两者都要,那么可以继续质押YB换成veYB,则可以获得手续费。
图片说明:ybBTC和veYB收入分成图片来源:@yieldbasis无偿损失永远不会消失,只是会转移。
你以为你用500U等值BTC发挥出1000U的做市效果,但是YB可没说做市收益都给你,而且你质押成veYB后,解质押两次,veYB->YB,ybBTC->wBTC才能拿回原始资金和收益。
但是如果要获得veYB完整投票权,也就是贿赂机制,那么恭喜你,获得了四年锁仓期,否则投票权和收益随质押期逐步降低,那么锁仓四年的收益和舍弃BTC流动性获得YB到底值不值,就看个人考虑了。
前文提到过,无偿损失是一种记账损失,只要不撤出流动性就是浮亏,现在YB的消除计划,本质也是“记账收入”,给你一种锚定持有的收益的浮盈,然后培育自身的经济学系统。
你想用500U撬动1000U的手续费收入,YB想“锁定”你的BTC,把自己的YB卖给你。
多方协商拥抱增长飞轮收益大时代,有梦你就来。
基于Curve,使用crvUSD,虽然会赋能$CRV,但也新开YieldBasis协议和代币$YB,那么YB四年后能保值增值吗?恐怕…
在YieldBasis复杂的经济学机制外,重点是crvUSD的市场扩张之路。
LlamaLend本质上是Curve的一部分,但是Curve创始人竟然提案要增发6000万美元的crvUSD用以供给YB初始流动性,这就有点大胆了。
图片说明:YB未动,crvUSD先发图片来源:@newmichwillYB会按照计划给与Curve和$veCRV持有人好处,但核心是YBToken的定价和增值问题,crvUSD说到底是U,那YB真的是增值性资产吗?
更别说再出现一次ReSupply事件,影响的就是Curve本体了。
故此,本文不分析YB和Curve之间的代币联动和分润计划,$CRV殷鉴未远,$YB注定不值钱,浪费字节没意义。
不过在为自己增发的辩护中,可以一窥Michael的奇思妙想,用户存入的BTC会“增发”出等值的crvUSD,好处是增加crvUSD供应量,每一枚crvUSD都会被投入池中赚手续费,这是真实的交易场景。
但本质上这部分crvUSD储备金是等值而非超额的,如果不能提高储备金比例,那么提高crvUSD赚钱效应也是个办法,还记得资金相对收益率吗?
按照Michael的设想,被借出的crvUSD会与现有交易池高效协同,比如wBTC/crvUSD会和crvUSD/USDC联动,促进前者的交易量,也会促使后者交易量增加。
而crvUSD/USDC交易对的手续费会分50%给$veCRV持有人,剩下50%分给LP。
可以说,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假设,前文提到的LlamaLend出借给YB的crvUSD是单开池专供使用,但是crvUSD/USDC等池是无准入的,此时的crvUSD本质上是储备金不足,一旦币值震荡,非常容易被套利者薅羊毛,随后就是熟悉的死亡螺旋,crvUSD出问题会连带YB和LlamaLend,最终影响整个Curve生态。
务必注意crvUSD和YB是绑死的,50%的新增发流动性要进入YB生态,YB使用的crvUSD发行隔离,但是使用没有隔离,这是最大的潜在暴雷点。
图片说明:Curve分润计划图片来源:@newmichwillMichael给出的计划是用YBToken25%的发行量贿赂稳定币池保持深度,这个就已经接近笑话的程度了,资产安全性:BTC>crvUSD>CRV>YB,危机来临时,YB连自己都保护不了,又能保护啥呢?
YB自己的发行就是crvUSD/BTC交易对的手续费分润产物,想起来了吗,Luna-UST也是如此,UST是Luna销毁量的等值铸造物,两者互为依仗,YBTokencrvUSD也是如此。
还可以更像,按照Michael的计算,根据过去六年的BTC/USD交易量和价格表现,他算出来可以保证20%的APR,并且保证在熊市也可以达成10%的收益率,2021年牛市高点可达60%,如果赋能一点点给crvUSD和scrvUSD,赶超USDe和sUSDe不是梦。
因为数据量太大,我没有回测数据去验证他计算的能力,但是别忘了,UST也保证过20%的收益,Anchor+Abracadabra的模型也运行了相当长时间,难道YB+Curve+crvUSD的组合会不一样吗。
至少,UST在崩溃前疯狂的购买BTC当做储备金,YB是直接基于BTC来做杠杆储备金,也算是巨大进步。
忘记等于背叛。
从Ethena开始,链上项目才开始找真实的收益,而非只看市梦率。
Ethena利用CEX对冲ETH进行收益捕捉,通过sUSDe进行收益分发,使用$ENA财库战略维持大户和机构信任,多方腾挪才稳住USDe百亿美元发行量。
YB想寻找真实的交易收益,本身没有任何问题,但是套利和借贷并不同,交易即时性更强,每一枚crvUSD都是YB和Curve的共同负债,而且抵押物本身也是借用户而来,自有资金高度接近于零。
crvUSD目前的发行量很少,在前期维持增长飞轮和20%回报率并不难,但是一旦规模膨胀,YB价格增长、BTC价格变动、crvUSD价值捕捉能力下降都会造成重大抛压。
美元是无锚货币,crvUSD也快要是了。
不过,DeFi的嵌套性风险已经被定价进链上整体系统性风险里,所以对所有人都是风险就不是风险,反而不参与的人会被动分摊掉崩盘的损失。
结语世界会给予一个人机会闪耀,能把握住才是英雄。
传统金融的YieldBasis是美债收益率,链上的YieldBasis会是BTC/crvUSD吗?
YB逻辑能成立是链上交易足够大,尤其是Curve本身交易量巨大,在这种情况下,消除无偿损失才有意义,可以类比一下:
•发电量等于用电量,不存在静止的“电”,即发即用
•交易量等于市值,每一个代币都在流动,即买即卖
只有在不断、充分的交易中,BTC的价格才能被发现,crvUSD的价值逻辑才能闭环,从BTC借贷中增发,从BTC交易中获利,我对BTC长期上涨抱有信心。
BTC是加密小宇宙的CMB(CosmicMicrowaveBackground,宇宙微波背景),从08年金融大爆炸之后,只要人类不想以革命或者核战方式重启世界秩序,BTC的总体走势就会上涨,不是因为对BTC的价值凝聚更多共识,而是对美元及一切法币通胀抱有信心。
但我对Curve团队的技术实力中等信任,ReSupply之后对他们的道德水平持深切怀疑态度,但是,也很难有其他团队敢于在这个方向尝试,无可奈何钱流去,无偿损失有缘人。
UST在灭亡前夕疯狂购入BTC,USDe储备金波动期间换成USDC,Sky更是疯狂拥抱国债,这一次,祝YieldBasis好运吧。